当代名家瓦当题跋邀请展”在北京开幕 - 展览 - 移动版

  1. 首页
  2. 展览

当代名家瓦当题跋邀请展”在北京开幕


 
       丹石书画网(文静报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建院15周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主办的“‘金石永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第四届院展暨院专题系列展——当代名家瓦当题跋邀请展”,于12月30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原文化部副部长  赵少华、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  韩子勇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  周汉萍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雷喜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祝东力、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郑晓华、西泠印社副社长  李刚田、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李丹阳、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赵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李六三、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   骆芃芃、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陆彩荣、山东九宫阁齐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   王琼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的研究员有:《中国书法》主编兼社长  朱培尔、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 刘绍刚、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恒、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邱振中、中国书协理事  张公者、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高庆春、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  魏杰、九三学社书画院副院长  洪亮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中国收藏家协会印章收藏与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樊振寅、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秘书长  崔云争、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  朱天曙、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副主席、秘书长  尹祥军、中国版本图书馆副馆长  王志庚、中国书协理事  宗家顺、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乡村振兴基金副秘书长  王皞、英中摄影家协会主席  张平、北京定福庄北齿文化产业园总经理  李章松、中旅总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李隽
 
 
         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作者代表,他们是:陈靖、赵立新、秦良静、孙长铭、叶青峰等。
 
 
         本次展览共展出103位当代篆刻家作品,参展作者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49人,特邀作者54人,特邀作者中即包括了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中青年篆刻家,也有刚刚崭露头角的印坛新秀,还有篆刻艺术独立学科建设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代表。
 
 
        “当代名家瓦当题跋邀请展”是篆刻院一年一度的专题系列展的延续,同时也是本次展览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展览汇集了100位艺术家的瓦当拓片题跋作品。由山东九宫格齐国文字博物馆捐赠给中国艺术研究院的100件齐国瓦当原件也在展览现场展出。
 
 
        本次展览是对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最新创作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而一批特邀作者、印坛新秀以及篆刻艺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参与则充分彰显了“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指导方针。展览现场还特别为观众开辟了互动区,体验篆刻艺术的魅力。本次展览将展至2022年1月18日。
 
 
        开幕式后,举行了以“新时期中国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4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篆刻家以及篆刻艺术独立学科建设培养的部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大家一致称赞篆刻院十五年来在业界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就新时期中国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研讨会最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做了总结讲话,讲话中骆院长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主旨,回顾了篆刻院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高度概括并总结了篆刻院成立十五年来工作的方针、方略和方向。研讨会由篆刻院理论部主任冯宝麟主持。
 
 
       篆刻院成立十五年以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繁荣当代篆刻创作、引导当代创作风尚、创新篆刻艺术展览展示方式方面,在对篆刻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艺术面向人民大众走向现实生活、承担国家交付的重大外交任务、致力于中国篆刻走向世界,以及推进篆刻艺术独立学科建设和教育、培育篆刻新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9年,篆刻院联手西泠印社申报的“中国篆刻”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举对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国篆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